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災之後,民不聊生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下。
李龍鱗提著水桶,衣衫破破爛爛,站在滿目瘡痍的街道上,臉色難看到極點!
蘇家殘兵們橫七豎八倒在水坑裡,一動不動。
蘇鳳翎也沒好到哪去,坐在石墩上,氣喘籲籲。
昨晚。
李龍鱗剛剛睡下,就被嘈雜的聲音吵醒。
一問之下,竟是失火了。
而且,失火的地點,距離蘇府並不算遠,相隔不過兩道街。
春去夏來,正是天乾物燥,容易發生火災的時節。
這個時代的建築,基本上都是木質,一旦失火,成片成片的焚燒,半座城池都要遭殃!
李龍鱗二話不說,立刻闖入蘇鳳翎的坊間,把她從睡夢中拽起來,從皇宮把殘兵調集過來,開始救火!
也幸虧有這些蘇家殘兵,奮不顧身,拼了命去救火。
火勢才被控制在附近的街區,沒有蔓延開來。
否則。
整個京師都要化為一片火海,損失無法估量。
即便如此。
依然有不少百姓失去了自己的家,變得一無所有,懷裡抱著年幼的兒女,哭的稀裡嘩啦。
李龍鱗看著這幅慘狀,雙拳緊攥,眼圈發紅。
這個時代,百姓已經夠慘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
又莫名發生了這場火災!
這些失去家園的百姓,日子可怎麼過啊!
「也許...我若是皇上,就能拯救黎民百姓!
」
「我卻一心偷懶躺平,想當逍遙王爺,是不是太自私了...」
李龍鱗第一次痛恨自己。
他恨自己沒有權勢,不能改變這晦暗無光的世道。
看到百姓們受苦,李龍鱗有滿腔怒火,卻不知道向誰傾瀉!
「九皇子!
」
一名蟒袍太監,腳步匆匆而來,赫然是大太監魏勛。
李龍鱗眉頭一皺:「魏公公,你怎麼來了?
」
昨晚的一場大火,並未蔓延到皇宮。
按理來說,宮裡面不會這麼緊張!
這一大早,魏公公親自來找自己,一定是又出大事了!
魏勛臉色難看到極點:「九皇子,大事不妙了!
詔獄出事了!
萬歲爺急召你和皇子妃入宮,有要事相商!
」
詔獄?
李龍鱗的身體一震,陡然明白過來。
大火,就是從詔獄的方向蔓延過來的!
難道...
這場大火,不是意外,而是人為!
有人故意在詔獄放火!
是誰?
竟然如此可惡,將百姓的性命視如塵泥!
「好!
」
李龍鱗來不及換衣服,直接帶著蘇鳳翎上了魏勛的馬車,火速趕往皇宮。
馬車前行了沒多遠,就被幾十名衣衫襤褸的百姓們攔住。
魏勛頓時慌了。
什麼情況?
這可是京師,天子腳下!
這些遭了火災的百姓們,想要幹什麼?
難道是攔路搶劫?
魏勛深吸一口氣,強作鎮定喊道:「你們想要幹什麼?
這可是九皇子的車輦!
他要入宮面聖,汝等速速讓開!
」
魏勛是九千歲,名頭比李龍鱗不知道大多少倍。
不過,全都是惡名。
不知道這些百姓想要幹什麼,魏勛當然不敢暴露身份,而是搬出李龍鱗的名頭。
雖然李龍鱗的名聲也很爛,但最近有觸底反彈的跡象。
噗通!
讓魏勛沒有料到的是,這些百姓們居然齊刷刷跪下,磕頭道:「九皇子,求求您,為我們做主啊!
」
簾子掀開,李龍鱗站了出來,看著百姓們:「你們...這是...」
為首的老者淚水縱橫:「九皇子,多虧您昨晚帶人,冒死救火!
這份恩情,我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沒齒難忘!
」
「若是沒有您,別說是房子,連家人都...」
一名婦人懷裡抱著三四歲的小女孩,感激涕零:「我女兒,就是皇子妃衝到火裡,冒死救出來的!
多謝皇子妃,多謝九皇子!
」
「女兒...你快跪下,給九皇子和皇子妃磕頭...」
小女孩十分乖巧,真的跪了下來,奶聲奶氣道:「多謝九皇子和皇子妃。
」
蘇鳳翎最見不得這個,瞬間淚崩,躲在車廂裡偷偷抹眼淚,不願意露面。
李龍鱗也是手足無措,一時不知道如何是好。
魏勛記得直跳腳:「你們要感謝九皇子,有的是機會,何必非要現在攔路!
速速讓開,我們趕著入宮,誤了時辰,皇上怪罪下來,你們承擔得起嗎?
」
李龍鱗上前把老者攙扶起來:「老丈,你們還是先起來吧!
有什麼事,可以直說...」
老者有些不好意思:「九皇子,我們有一個不情之請!
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
您真好要入宮,請您求求皇上。
」
「百姓們遭了災,日子艱難!
」
「能不能...」
李龍鱗恍然大悟。
這些百姓想要朝廷出面,幫他們重建家園。
按理來說,救助百姓,本就是朝廷應盡的責任。
何況,又恰逢太後壽辰,天子腳下遭災。
皇上若是不聞不問,讓百姓們自生自滅,實在是說不過去。
問題是,朝廷沒銀子!
百姓們怕朝廷不管,因此攔住李龍鱗的馬車,讓他幫忙求情。
李龍鱗立刻拍著兇口,保證道:「你們放心!
救助百姓,本就是朝廷的分內事!
父皇不管,朝廷不管,我李龍鱗管!
」
百姓們一聽,頓時吃了定心丸,連連向李龍鱗磕頭道謝。
李龍鱗回到車上,百姓們讓開一條通路,馬車繼續朝著皇宮前行。
魏勛深深看了李龍鱗一眼,低聲道:「九皇子,你如此收買民心,真的好嗎?
」
收買人心,等同於密謀造反!
何況,李龍鱗手中還有兵權!
若是皇上知道這事,難免心裏面不舒服!
魏勛這話,其實是在提醒李龍鱗。
若是心慈手軟,多管閑事,遲早會釀成大禍!
李龍鱗冷冷道:「民心即天心!
民意即天意!
何況,我這麼做,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父皇,為了大夏江山!
父皇通情達理,一定不會怪我!
」
魏勛不再言語。
其實,魏勛不是為了幹涉李龍鱗,阻止他救助百姓。
而是用這種方式,向李龍鱗釋放一些善意。
魏勛已經敏銳察覺到,自從李龍鱗入局,朝堂的局勢,已然天翻地覆。
從原本的閹黨、勛貴、文臣三足鼎立之勢,迅速變成三皇子和九皇子的鬥爭。
四皇子已經帶著杜文淵為首的文官集團,倒戈到三皇子這邊。
勛貴們尚未明確表態。
九皇子顯得有些勢單力薄!
魏勛作為閹黨之首,也要選邊站!
這一次,他站李龍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