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錦鯉養女躍農門

正文卷 第六百七十四章姑侄私語

錦鯉養女躍農門 元瑛貝貝 4358 2025-03-13 14:15

  「……我被送去揚州前堂兄來看我,說買我的人是父親生前的友人,明面上是買實際是庇護我……我信了!
我在路上聽到官差提及大伯母和堂兄将我賣給揚州煙柳巷,一開始我自然不信大伯母和堂兄會如此惡毒。
還以為是那些官差騙我,甚至到了揚州我還不信的……」

  甄氏繼續回憶。

  直至白家将她贖出來,她才知道更多細節。

  本來揚州甄府二房老爺也就是甄氏父親的友人,确實使了關系要将甄氏買回家當女兒養。

  但被鎮國公府老夫人給阻了,和堂兄一起将她賣給揚州煙柳巷。

  白家得知甄府出事的消息,從淮城趕到京城探望,半道救出被老夫人同樣賣去揚州的杜姥姥和陳姨媽甄蓉。

  白家人到京城尋甄氏,從老夫人身邊下人嘴裡得甄氏已經被發賣到揚州煙柳巷了。

  「芙兒,姑姑一定會給你讨回公道,你信我。
」太後眼裡泛起淚花,穩了穩情緒道,「定然不會讓你等太久。

  「我相信姑姑。
」甄氏說道。

  「大嫂這麼多年,我算是看錯了她,我怎麼想都想不到她會對你下手。
」太後咬牙道。

  甄氏笑了笑。

  從前她也不懂。

  相比較自家娘的嚴厲潑辣,大伯母總是溫柔和善從不動怒的。

  當年在甄府,從上到下,都是大伯母更得人心。

  就連她,都更親近大伯母。

  沒想到面上如此老實敦厚的人,竟然藏着蛇蠍心腸。

  大伯母有這樣的心思也能想得通。

  伯父去世時,大伯母懷着遺腹子,偌大的侯府不能沒有人,于是當時的先皇讓二房承襲了鎮國公的爵位。

  大伯母自然不甘心。

  于是一逮到機會,便将仇恨發洩到了二房所有人頭上。

  「你放心,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她加給你和你父母的,我遲早都會讨回來。
」太後說道。

  現在清楚了甄氏被賣到揚州是老夫人和甄琛的手筆,就是不知道當初甄府敗落、二哥二嫂橫死他們又參與了多少。

  這其中還牽扯着康王。

  當初大房母子之所以被赦免,說是當年的祚帝憐惜甄琛的才情,加之大房母子一直是孤兒寡母的沒有參與甄府的「謀反」,因此得以赦免。

  現在看,不知道這對母子拿甄府的什麼做了交換,才換來置身事外。

  但事情一旦做了就會有馬腳,遲早都會查出來的!

  甄氏相信時間,也相信太後。

  「……老夫人身邊的張嬷嬷算是個良心的,當初我被賣去揚州時,她給我塞了幾兩銀子。
後來白家來京城尋我,也是她通風報信的。
但作為大伯母的人,她也不能叛主,能把我的消息放出去給白家已經不容易了……「甄氏說道。

  「你在揚州過了多久?
苦了你了。
」太後握着甄氏的手,甄家金尊玉貴的大小姐,如今手異常粗糙,手心裡有幹農活留下的繭子。

  想想煙柳巷那種地方,盡管甄氏隻呆了兩個月,也足以成為一生的噩夢了。

  「兩個月。
不給飯吃,天天學曲兒,隻要出錯就會被打。
」甄氏平靜的訴說,「不過都過去了,相比較咱們府裡其他被發賣的女眷,我已經夠幸運了。

  甄氏在那倆月,見識過打小被賣到揚州女孩子,被當做瘦馬養大,學了一身以色侍人的功夫,輾轉在各公侯大戶之間。

  幸運的可以當一方妾,更多的則香消玉殒了。

  還好,她還沒有來得及走向這條悲慘之路就被白家救了。

  而白家更多女眷則沒有那麼幸運,杜姥姥和常嬷

  嬷當年府裡的姐妹都不知道被發賣到了何處。

  甚至甄府當年的三小姐也不知道淪落何處。

  太後派人去尋,也隻尋到了她和甄蓉的下落。

  其他人則杳無音訊。

  「白家是厚道人家,這也多虧你娘活着時積善行德福報在了你身上。
」太後仔細的摸着甄氏手上的繭子,想起在雪夜裡慘死的二嫂,眼圈紅了。

  「白家确實厚道。
姑姑你隻憐惜我在鄉下過苦日子,可我真沒覺得多苦。
白家為了救我,所有的地和房都賣了。
那些年我日子過的雖然清苦點,但很舒心。
」甄氏笑着說道。

  「我聽說,小圓寶出生後,你們家的日子越過越好。
」太後問道。

  「确實是那樣。
」甄氏想了想說道,「姑姑,想必您也聽說了,小圓寶說話确實有幾分靈。
我怕這事兒以後在京城越傳越邪門……」

  甄氏說出自己的隐憂。

  小福圓說話靈是個小福女的名聲在淮城傳一傳就得了。

  京城不比淮城,甄氏不希望自家閨女的名氣太盛。

  在淮城,尚且還有沈家如夫人想把小福圓奪去當童養媳,更何況京城這種卧虎藏龍的地方。

  「這事我會着人盯着的。

  太後想到小福圓,臉上浮現笑容。

  雖然隻相處了短短幾個時辰,那孩子就獲得她的心。

  「對了,還有個事兒想等你來京城商量。
你家老四的親事你有啥想法沒有?
」太後問道。

  提到自家老四的親事,甄氏打起了精神。

  莫不是太後有了合适的人選?

  「姑姑,老四也到了成親的年紀。
現在他在翰林院任職,又是狀元,姑姑不說我也知道他的親事受很多人關注呢。
我的想法很簡單,不拘門第,重要的是兩個人要互相看對眼,這樣以後日子才能和睦。
其次,若是老四的親事表弟滿意,那我更不求啥了。

  甄氏話裡透着兩層一次,白盼妹現在是朝廷命官,他的親事注定不能随便指。
如果非要成為棋子,那麼也要在棋子中選老四喜歡的。

  這就是白盼妹走仕途注定的犧牲。

  畢竟人不能求兩全之法。

  甄氏明白這個道理。

  太後自然也明白侄女兒的心思,于是問道:「你還記得先皇當璟王時王府裡的季将軍吧?

  季将軍,太後自然有印象。

  和璟王一樣都不受寵,跟着璟王去了邊境,陪着璟王勤王立下赫赫戰功。

  璟王奪得天下後,朝局不穩,戎國在邊境侵犯,季将軍又馬不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